在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全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精准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这既是一次承前启后的总结会,更是一次正视问题的分析会、加压奋进的动员会。刚才,我们集中学习了相关重要论述,并对省级调查问卷进行了现场发放和解读,希望大家能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过渡期即将进入第五个年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回望过去,在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截至今年上半年,我镇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3%,连续四年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增速;全镇脱贫人口务工就业规模持续稳定在3200人以上,实现了“就业稳、收入增”的良好态势;我们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高效运转,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率总体保持在85%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在座各位以及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镇党委,向所有为我镇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事业辛勤付出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正视问题,保持清醒,深刻认识当前工作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越是接近胜利,越不能有丝毫的麻痹和松懈。近期,上级开展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查问卷,如同一面镜子,客观反映出我们工作中仍然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短板。这些问题,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有工作落实上的差距,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觉。
第一,政治站位和责任落实存在“温差”。一些同志出现了“歇歇脚、松口气”的思想,认为脱贫攻坚已经完成,工作重心可以转移,导致在责任传导上出现了“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有的村干部对最新的帮扶政策一知半解,对本村的监测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面对群众的询问,回答得含糊其辞。有的驻村工作队满足于“纸上留痕”,入户走访不深入,与群众的情感联系有所淡化。这种责任感的“温差”是当前最大的风险隐患,直接影响政策的落地效果和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二,产业基础和群众动力存在“短板”。我镇部分村的产业结构依然比较单一,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一些帮扶产业项目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存在“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现象,未能真正激发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少数群众“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缺乏自我发展的志气和主动性。如何把“输血”和“造血”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培育可持续、有韧性的富民产业,是我们必须破解的难题。
第三,治理能力和工作方法存在“瓶颈”。随着工作进入新阶段,对我们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干部的工作方法仍然停留在过去,习惯于开会发文,不善于运用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提升工作效率。省级调查问卷中就反映出,群众对一些政策的知晓率不高,这背后折射出我们的宣传方式、沟通方法还不够接地气、不够多元化。面对乡村治理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破解难题的办法还不多,敢于创新的锐气还不足。针对以上问题,全镇上下必须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把问题整改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政治任务,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逐项销号、彻底解决。
二、聚焦关键,精准发力,全面提升巩固衔接工作质量和成效
打好过渡期的“收官战”,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这条主线,拿出“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必须以“钉钉子”的精神,从严从实抓好问题整改。整改是政治任务,更是民心工程。针对此次省级调查问卷反馈的问题和我们自查发现的短板,要坚持标本兼治、举一反三。各村、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时间表和路线图,实行挂图作战、销号管理。镇纪委要建立整改跟踪督导机制,对整改不力、敷衍塞责、虚假整改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绝不姑息。整改的最终成效,要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根本标准。我们要组织镇村干部开展全覆盖的入户走访,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心贴心解决实际困难,用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第二,必须以“绣花”的功夫,做实做细防返贫动态监测。防止返贫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持续完善“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行业部门预警”相结合的立体化监测网络。镇村干部要当好“信息员”和“预警员”,把日常走访排查作为基本功,重点关注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学等面临突发严重困难的农户,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我镇在册的监测对象还有54户140人,对这些家庭,要严格落实“一人一策、一户一方案”的精准帮扶要求,综合运用产业、就业、金融、综合保障等多种措施,确保帮扶政策精准滴灌到“根上”。要建立风险消除评估机制,确保每一户的风险消除都是稳定、可持续的,坚决防止“数字脱贫”和“政策悬崖”。
第三,必须以“融”的思维,做强做优乡村特色产业。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我们不能满足于“有没有”,而要追求“优不优”“强不强”。一要向规模化要效益。要立足我镇的资源禀赋,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如我们的XX生姜、高山茶叶等,持续加大扶持力度,推动从“一村一品”向“一镇一业”升级。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把小农户有效融入现代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在产业增值中分享更多收益。二要向科技化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拥抱数字时代,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我镇在北部山区建设的“XX数字农场”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对生姜种植环境进行智能监测和精准调控,不仅实现了节水节肥,更使生姜亩产提高了15%,预计今年总产量可达600吨。下一步,我们要将这种模式逐步推广,让科技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三要向品牌化要市场。要持续擦亮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我镇打造的“XX优选”电商平台,就是我们对接大市场的重要窗口。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模式,我们的优质农产品已经销往全国各地,今年上半年线上销售额已突破800万元。这充分证明,好的产品加上好的营销,就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我们要继续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品控和品牌宣传,让“XX优选”成为消费者信赖的金字招牌。
第四,必须以“民”为中心,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乡村建设和治理上持续用力。要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深化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要持续办好民生实实,聚焦群众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等问题,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当前正值主汛期,防汛防溺水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懈,必须压紧压实责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2025年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实施方案09-30
2025年国庆节超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09-30
手机的促销活动方案模板09-30
药店五一促销活动方案09-30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书09-30
最新毕业典礼方案09-30
智慧小区实施方案09-30
监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范文09-30
线上推广方案范文09-30
教务处线下复课方案范文09-30
最新文章
2025年百日安全生产活动实施方案09-30
2025年国庆节超市促销活动策划方案09-30
手机的促销活动方案模板09-30
药店五一促销活动方案09-30
促销活动方案策划书09-30
最新毕业典礼方案09-30
智慧小区实施方案09-30
监控安全隐患整改方案范文09-30
线上推广方案范文09-30
教务处线下复课方案范文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