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德育骨干教师培训会上的研讨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和在座各位教育战线上的前辈与同道们一起交流学习。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有理论高度,有实践深度,让我深受启发。下面,我想结合前段时间参加的“新八德”师德专题培训,从个人视角,粗浅地谈几点心得与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这次培训,对我而言,不只是一次业务学习,更像是一场及时而深刻的精神洗礼。在日常繁杂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时常会陷入一种惯性:埋头于知识的传授、成绩的提升,偶尔抬头反思,却又常常感到迷茫——教育的根本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次培训,特别是围绕“新八德”教育体系的深入研讨,为我拨开了眼前的迷雾,让我对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了更具体、更真切的感悟。
一、对“德”的再认识:从抽象的价值准则到具体可行的育人路径
在参加培训前,我和许多老师一样,谈到“道德”,总觉得它是一个宏大而有些空泛的概念。它重要,但似乎总是高悬于理论殿堂,难以在日常教学中找到精准的落脚点。而“新八德”教育体系——“孝亲、尊师、友学、立志、长善、救失、守法、循规”,它最大的触动在于,将崇高的道德准则“翻译”成了一系列可感知、可触摸、可践行的行为指引。比如,培训中反复强调的“鞠躬礼”,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弯腰动作,更是一种承载着“感恩”与“尊重”深意的仪式。当孩子们每天早晨向老师鞠躬问好,当他们向辛勤付出的父母鞠躬致谢,这种仪式感就在潜移默化中将“孝亲”与“尊师”的种子播撒进心田。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道德教育并非一定要通过长篇大论的宣讲,它完全可以融入每一个具体的、细微的日常行为之中。道德,不再是墙上的标语,而是师生言行中流淌的价值标尺,是决定我们教育底色的基因,更是指引我们育人航程的灯塔。它回答了一个根本问题:我们的学生未来将走向何方,他们的人生道路将以怎样的品格作为基石。
二、对“师”的再审视:从知识的“传道者”到品行的“力行者”
培训中有一个问题直击我的内心:“教师为什么要学道德?”是啊,我们是教书育人的人,为什么自己还要不断地“回炉”学习道德?反思过后,答案愈发清晰。这既是职业的刚性需求,更是一场伴随终身的自我修行。我们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如同春风化雨,无声地影响着一张张白纸般的纯真心灵。我们自身的道德修养,决定了我们传递给学生的价值底色。只有我们自己内心丰盈、品行端正,才能真正让学生信服、愿意效仿。因此,学习道德,是我们站稳三尺讲台的基本功。同时,这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学生的叛逆、家长的不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与倦怠。此时,深厚的道德修养便成为我们内心的“定盘星”,指引我们不忘初心,坚守教育的本真。它让我们在面对学生犯错时,能多一份包容与耐心;在处理棘手问题时,能多一份公正与智慧。我了解到,一些地区的学校,如*省的*县民族中学和*省的*县第三中学,就因为成功导入了“新八德”教育体系,有效解决了教师在立德树人工作中长期面临的困惑与难题,其经验甚至被教育部选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优秀案例。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备受鼓舞,也让我更加坚信,教师力行道德的过程,本身就是实现自我成长与价值升华的过程,是成为名副其实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必由之路。
三、对“行”的再探索:在知行合一中破解“说一套做一套”的育人难题
如何将道德理念落地生根,避免其成为“口号式”教育,是我们在座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共同课题。近些年的一些社会调查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甚至有“重才轻德”的倾向。而这次培训给予我最有价值的,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实践路径。“教师怎样力行道德”,答案就在于“融入”与“引导”。首先,是融入日常教学。我们不能把德育仅仅看作是班会课或思政课的任务。在语文课上,我们可以借助仁人志士的故事传递家国情怀;在历史课上,可以从兴衰更替中总结道德律令;在数理化的课堂里,同样可以弘扬科学家们严谨求实、为国奉献的宝贵精神。其次,是融入班级管理。以“新八德”为抓手,班级管理就有了清晰的德育框架。我们可以组织“一日家长”感恩活动来践行“孝亲”,可以搭建“学习小组”互助平台来诠释“友学”,可以通过设立“雷锋标兵”和“道德班长”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实现“长善”与“救失”。我从资料中看到,*市的*小学等学校,正是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体验、感悟,最终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德育文化,收到了显著成效。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个瞬间,我们都要用“道德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当学生犯了错误,不是简单粗暴地斥责与惩罚,而是像培训所倡导的那样,引导他反思行为背后的原因,并找到弥补和改正的方法。这不仅是“救失”,更是在培养学生宝贵的道德自觉和责任担当。最后,要积极联动家庭,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德育从来不是学校的独角戏。我们要主动与家长沟通,传递“新八德”的教育理念,分享孩子在校的点滴进步,引导家长在家庭生活中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成长环境。当道德之花在家庭与校园两片沃土上同时绽放时,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结出丰硕的果实。
各位同仁,这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带给我的思考和触动将是长远的。它让我更加坚信,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话,它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虽然从全国层面看,我们可能还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新八德”官方实施方案,但正是像我们这样,一个个地区、一所所学校、一位位老师的自发探索与实践,汇聚成了推动我们国家德育工作不断前行的澎湃力量。未来的路还很长,教育是一场静待花开的远行。我愿以此次培训为新的起点,以道德为帆,以实干为桨,在教育这片广阔的海洋中继续深耕。与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那束光,温暖他们,也照亮自己,共同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注入更多温暖而坚定的道德力量。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推荐阅读
2025年小学生推普周活动方案范文10-04
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范文10-04
感恩节策划活动方案10-04
贫困户春节活动方案10-04
小学游戏活动方案10-04
冬令营活动方案10-04
小学星级学生评选方案10-04
暑期培训班招生方案10-04
最新普通话培训方案10-04
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整治方案10-04
最新文章
2025年小学生推普周活动方案范文10-04
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方案范文10-04
感恩节策划活动方案10-04
贫困户春节活动方案10-04
小学游戏活动方案10-04
冬令营活动方案10-04
小学星级学生评选方案10-04
暑期培训班招生方案10-04
最新普通话培训方案10-04
违法占地违法建设整治方案10-04